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的主要方式,该技术主要包含人工授精、体外授精-胚胎移植(俗称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在帮助很多患者处理生育难题的同时,其相对昂贵的花费也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随着我国不孕不育发生率逐渐攀升,为帮助更多家庭解决生育上的难题,国家卫健委正在积极尝试推动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内。
2022年7月25日国家卫健委等17单位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这份《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指导促进医疗机构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中医药服务、用药治疗、手术医治、辅助生殖技术等手段,向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提升不孕不育防治水平。推动辅助生殖技术组织建设,完善质量管理网络,加强服务检测与数字化管理。
《意见》规定指导地区充分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可承受力、相关技术规范化等因素,逐渐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畴。这是国家卫健委首次明确要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畴。
《意见》已在一些省份得到积极相应:浙江省卫健委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大会第245号提案的答复时提及,积极推进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作为2022年“浙有善育改革关键配套支持政策,增加研究推动力度。
湖南省医保局也在官方平台上回复称,将于科学计算和充分论述的基础上,开始探寻将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花费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付款范畴。
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对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体外授精-胚胎培养等53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了统一定价。同时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子宫腔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畴。
本次公布的《意见》进一步回应了中央激励积极生育的政策,同时又是一个重要信号。接下来各地会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加快推进力度、尽早落实政策,以可能帮助不孕不育病人完成生育孩子的愿望。